首页  |  专业介绍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生计划  |  录取分数  |  专题招生  |  网上咨询  |  学校主页 

 

国际传媒学院专业介绍
2024-06-05 16:26  

 

学院网址:http://sc.tjfsu.edu.cn/

学科建设:国际传媒学院2017年入选天津市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委、天津外国语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单位。2023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学院拥有互补完善的学科布局,涵盖了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四大学科门类,是我校拥有学科门类最多的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201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2011年、2017年连续获批天津市“十二五”“十三五”综投重点学科;2017 年获批天津市一流学科(培育);余江教授领衔的“国际汉语文化教育与传播”团队获批天津市科研创新团队,“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研究”获批天津市特色学科群。新闻传播学学科2014年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教育学学科2018 年获批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推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学院目前拥有9 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 其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动画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大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打破专业界限,紧密追踪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浪潮,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深谙中华文化、又同时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特色课程群,培养能适应新媒体市场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还将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引入相关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师资队伍:学院目前共有专任教师56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43%;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46%,硕士生导师的比例为48%。学院另外还聘请业界精英、学界名师25名,担任客座教授、行业导师。教师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54项,出版学术著作48部,发表论文560 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6篇。余江教授主持的《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于2018年获批“十三五” 国家级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同时,该丛书于2023年获天津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4年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开辟了非遗传播的新特色。 

天津市教学名师

1人

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1人

天津市优秀教师

1人

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

1人

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15人

入选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5人

入选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

3人

 

课程建设:“古代文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另有1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包括“中国古代礼制”“民间文学”“数码摄影艺术与技法”“学习科学与技术”“新闻采访”“媒介融合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网络媒体制作与传播”“道德经”“摄影与摄像技术”“新闻可视化基础”;同时,“民间文学”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学院还获批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1门、获批天津市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培育)1门;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包括“预置场景与人物原型交互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多语种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

培养特色:复合培养特色 国际传媒学院利用跨学科优势,融合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力量,围绕“专业+”凝练专业特色,设计“专业+辅修专业”“ 专业 + 课程群” 等培养模式,开设“中国文化传播拔尖人才创新班”“教育技术学+ 语言智能项目班”,同时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跨专业课程群或跨专业选修课,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化特色 学院强化国际化培养特色,注重国际交流,推行与国际院校之间的跨校联合培养,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传播人才。专业+ 训练模式 学院各专业均注重应用能力的训练,设计“专业+ 竞赛”模式,以赛代练,提升专业能力,学生荣获国家级荣誉200 余项,省部级荣誉700 余项;夯实“专业+ 社会实践” 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创建产学协同育人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持;建成省部级工作室4 个,学生累计发布作品200 余部,其中15 部作品被“学习强国”转载;涌现出近百支各级各类社会实践优秀路队, 北大港湿地候鸟护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铜奖。“专业+ 校园文化”以“国传青年说”“短片电影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引领学生成长,将“风雅天外” 公众号等作为学生分享交流的平台。

国际交流:学院与美国艾尔玛文理学院、北阿拉巴马大学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加拿大多伦多电影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学院正在推进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俄罗斯总统学院、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近五年国际传媒学院先后承接教育部“汉语桥”项目、“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等对外交流项目14 个,为学生提供较好国际交流平台。


 

注:交流项目、交流类型具体内容和要求每年或有不同,受外方当年计划影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费:4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思 想过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及家国情怀,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能力,把握中国历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脉络,熟练掌握1门外语,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基础和美学素养、汉语写作能力、跨文化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职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有较高比例考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可以参与公 务员及事业单位用人选拔,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等机构,从事行政管理、文案、宣传、教育、策划、组织、沟通、传播、交流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本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优势特色 专业;所属学科获批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一流学科(培育)。“国际汉语文化教育与传播”团队入选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中国文学”“民间文学”教学团队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培养特色:1.复合式:设置“中国文化传播拔尖人才创新班”,学生可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辅修专业”的学习,致力于培养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扎实、英语交际能力纯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善于创造性开展中国文化的创意策划、推广实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外语良好、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化国际推广的特色型人才。3.应用型:采用工作室培养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获天津首批社科实验室建设认定,注重学生基础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国家及地方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 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文学概论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写作能力、沟通 技能;良好的外语交流和跨文化传播技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技能;影视、图书等策划技能。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教师、公务员、记者、编辑、公司助理、文案策划、公关宣传等。

就业单位:外交部、吉林省国税局、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 察院、天津市公安局武清分局;光明网、腾讯娱乐、北方网、杭州日报社、香港大公报、新疆乌鲁木齐电台;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中国航空、新加坡Apple亚洲总部、天津银行、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等。

深造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 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等。



 

新闻学专业

学费:4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旨在培养思 想政治过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厚实的人文底蕴和开阔的全球视野,掌握媒体融合的传播手段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新闻史论基础知识和新闻实务技能,特别是新媒体思维和全媒体新闻制作能力,对信息的专业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本专业以国际化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水平、国际新闻采写编译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

职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宣 传、媒体运营、舆情分析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本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学科拥有新 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入选天津市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项目、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形成以大类招生与培养、社科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国际新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为特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特色:1.“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新闻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即统一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 招生, 培养采取“1+3” 模式, 第一学年授课不分专业方向,采取“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 社科通识课程+ 外语强化” 的授课模式;第二学年根据学生专业意愿,参考第一学年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开始按新闻学等专业进行培养, 以专业主干课、特色课程群和专业选修课为主。2.培养“专业+外语”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充分利用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语优势,英语学习贯穿四年,专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都体现学科交叉和“专业+ 外语”的特色,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3. 应用型特色:本专业对接传媒业界人才需求,设置与之对应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模块,力图在深厚的学科理论素养基础上延展出丰富且务实的专业应用技能。4.“协同培养”模式:本专业开设融媒体工作室,联合传媒业界精英, 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室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 本专业拥有凤凰卫视美洲台(美国)、中青网、天津津云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日报社天津记者站、新华社天津分社、天津网络电视台等实习基地。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新闻学概论、中 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可视化基础、国际新闻报道与传播。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识知识;良好的外语交 际能力;新闻传播历史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相关技术和应用技能;了解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的计算机运用技能,以及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就业情况

业岗位:记者、编辑、公关人员、影视编导、摄影师、艺术设计师、教 师、企业管理人员等。

就业单位:外交部、天津市红桥区委、天津市东丽区委等党政机关单位; 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商业企业。

深造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 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利兹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


 

传播学专业

学费:4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传播学专业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旨在培 养思想政治过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厚实的人文底蕴和开阔的全球视野,掌握媒体融合的传播手段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在现代信息社会、媒介社会背景下,传播学专业更关注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更广阔和深远的信息传播领域,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传播学基础理论和传播实务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娴熟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职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党政机关、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舆情调查机 构从事新闻采编、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以及舆情监测、分析、研判、预警、应对处置等工作,在商业企业从事品牌传播、公共关系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本专业所属学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 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入选天津市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项目、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形成以大类招生与培养、社科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国际传播、应用型、复合型为特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特色:1.“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传播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即统一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招生,培养采取“1+3”模式,第一学年授课不分专业方向,采取“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 社科通识课程+ 外语强化”的授课模式;第二学年根据学生专业意愿,参考第一学年成绩, 进行专业分流,开始按传播学等专业进行培养,以专业主干课、特色课程群和专业选修课为主。2.培养“专业+外语”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跨学科特点,无论是专业课程设置还是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都体现学科交叉和“专业+外语”的特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3.应用型特色:本专业对接传媒业界人才需求,设置与之对应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模块,力图在深厚的学科理论素养基础上延展出丰富且务实的专业应用技能。4.“协同培养”模式:本专业将“天津广播电台经济频道工作站”等媒体引入校园,依托“天外新传人传媒工作坊”“津云融媒体工作室”等媒体平台,由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业界专家共同指导,开展协同培养,持续推出系列作品;同时借助凤凰卫视美洲台(美国)、中青网、天津津云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日报社天津记者站、新华社天津分社、今晚传媒集团、天津网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媒体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实习实践机会。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传播学原理、媒 介融合概论、跨文化传播、调查软件与数据分析、舆论学、传播效果与测量、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国际传播学。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知识;良好的外语 交际能力;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相关技术和应用技能;了解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的计算机运用技能,以及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记者、编辑、公关人员、编导、摄影师、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

就业单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等 主流媒体;外交部、天津市红桥区委、天津市东丽区委等党政机关单位;搜狐、新浪、淘宝、字节跳动等商业媒体。

深造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深圳 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学费:4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本专 业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过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网络与新媒体以及媒介融合的思维方式,掌握新闻传播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网络新闻采写编、全媒体内容制作和传播、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等技能,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开阔的全球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职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主流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及商业 网站等单位,从事新媒体内容采编、网络编辑、视频编辑、音视频节目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设计与研发、数据可视化、舆情分析、网络营销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所属学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天津市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项目;形成以大类招生与培养、社科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全媒体传播与运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为特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特色:1.“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即统一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招生,培养采取“1+3”模式,第一学年授课不分专业方向,采取“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社科通识课程+外语强化”的授课模式;第二学年根据学生专业意愿,参考第一学年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按照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进行培养,以专业主干课、特色课程群和专业选修课为主。2.遵循“新文科”的培养特色:在人才培养上坚持遵循与新闻实践融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办学特色,培养拥有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人才,突出新媒体产品制作与传播、数字媒体经营与管理、音视频节目制作与传播、数字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等知识和技术的培养。3.“政-产-学-研”协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利用与天津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的政策支持,将“天津广播电台经济频道工作站” 等媒体引入校园,依托“天外新传人传媒工作坊”“津云融媒体工作室”等媒体平台,由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业界专家共同指导,开展协同培养,持续出品系列作品,通过相关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展现;同时借助凤凰卫视美洲台(美国)、中青网、天津津云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日报社天津记者站、新华社天津分社、今晚传媒集团、天津网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媒体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实习实践机会。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新闻可视化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智能传播导论、调查软件与数据分析、新媒体营销。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外语交流和跨文化传播技能;新闻采写编评技 能;全媒体内容制作和传播技能、新媒体运营与管理能力;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和实践技能。

就业岗位:记者、编 辑、公关人员、影视编导、新媒体运营、摄影师、艺术设计师、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


 

广告学专业

学费:4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广告学专业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本专业致力 于培养思想政治过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广告创意实施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整合营销传播等实务运作能力,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它公共传播机构从事广告与品牌传播、执行与媒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广告创意及编排设计,注重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品牌传播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职业前景:掌握创意传达与广告传播能力的学生在社会众多行业有广泛需求, 毕业生可在各类文化传媒机构从事创意、策划等工作;在党政机关从事宣传、公共传播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推广、公共关系、广告与品牌传播等工作;执行与媒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广告设计与编排工作等。

专业建设成果:广告 学专业所属学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以大类招生与培养、社科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广告创意与时尚传播为特色的“新文科” 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特色:1.“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广告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即统一按照“新闻传播学大类”招生,培养采取“1+3”模式, 第一学年授课不分专业方向,采取“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社科通识课程+外语强化”的授课模式;第二学年根据学生专业意愿,参考第一学年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开始按广告学专业进行培养,以专业主干课、特色课程群和专业选修课为主。2.传播-设计融合导向:本专业在师资上既有广告传播方向的师资基础,又配备了艺术设计类教学力量,融合广告创意设计、品牌传播、新闻传播学等资源,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的广告与品牌传播能力、创意实施能力、广告制作技能。3.国际化视野:本专业依托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语资源、国际化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广告人才;专业教师兼具艺术和设计类背景,教师每年都有海内外参展和获奖的经历,能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4.工作室培养模式:本专业依托专业工作室,引入实战型项目,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广告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策划及实施能力。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广告学概 论、设计构成基础、广告创意与策划、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电脑图文设计、品牌传播、市场营销学、调查软件与数据分析、广告效果评估。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外语交流和跨文化传播技能;人文艺 术修养;广告与品牌传播基本技能;良好的广告创意、策划能力;扎实的创意实施与制作技能;品牌传播能力;广告法规和职业素养;广告行业动态把握能力。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 视频编辑、商业插画师、商业运营、产品运营、媒介投放、内容审核等。

就业单位: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网 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天津晓耀广告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浪公司等。

深造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 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东英吉利亚大学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

学费:5400元/生/年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既具备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知 识,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能对数字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对多语种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又具备较好的语言智能处理知识、能将教育技术学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服务于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职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各类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网络教育机构、文 化与传媒机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机构、文化交流机构等,从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教育软件开发, 以及在国际化企业中从事教育培训以及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所属学科拥有教育技术专业硕士授予权,入选天津市 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

培养特色:1. 跨学科培养:本专业将教育技术学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能深入了解语言智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文化领域的需求和发展。2. 实践型特色: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 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的实习实践基地,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方式, 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应用型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通过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在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4. 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本专业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多元文化元素、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性的教育技术和语言能力竞赛、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或短期留学机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能力。

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系统化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学习科 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及其应用。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多语种环境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语言 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教育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在线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教育影视作品、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应用和维护能力;良好的外语交流和跨文化能力。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教师、公务员、系统开发设计师、软件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 师、平面设计师、影视后期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培训人员等。

就业单位: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河东区天铁第三小学、天津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慧之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墨影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希望在线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汇博英才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深造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 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温州大学、香港教育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学费:54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思想政治过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艺术修养,能 够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相关工具研发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数字媒体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职业前景:毕业生可以胜任网络媒体、游戏娱乐、移动互联网、软件开 发、影视动画等企事业单位数字媒体软件或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技术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

培养特色:1.国际化特色:发挥天津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和优质信息化资源优势, 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水平和国际化视野。2.应用型特色:按照“新工科”的发展要求,产学结合,协同育人; 建立了多样化的实习和实践基地,深化校企联合,拓展课堂内容。3.实践型特色: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 术、计算机网络基础、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Unity游戏开发基础、网络媒体制作与传播、掌上媒体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基础。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针对数 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能够选择与使用合适的开发环境、工具与技术标准,并进行创作或开发的工作能力;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工程项目的研发能力与管理能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技能。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影视后期制作人员、Web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 影视摄像师、平面设计师、三维动画师、公务员、教师等。

就业单位:中国联通天津市分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视星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高科技电视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盟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锐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众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渤化物产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深造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郑 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中国计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英国金斯顿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


 

动画专业

学费:150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思想政治过硬、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艺 术观、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传统动画及数字内容创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收集分析资料的基本能力,能在传媒及相关领域进行传统动画及数字内容的策划、创作、运营和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职业前景:动画专业毕业生发展领域包括影视与动画制作 机构、游戏开发制作公司、虚拟现实等数字传播媒体、动画公司、影视传媒公司以及商业网站等,毕业生可以从事动画、漫画、插画等相关领域的创作、制作,以及策划和运营工作,职位包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故事板艺术家、特效设计师、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

专业建设成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应用型 专业建设项目。

培养特色:本专业立足于艺术原创精神,突出“专业+外 语”的培养特色,不断研究、探索和开拓动画影像的艺术风格,突显视听媒介学科的前瞻性、学术性和综合性;在培养过程中积极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引入学分互认、联合实践、学生交换等跨地域跨学校的联合培养,加强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数字艺术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探索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社会化协作机制。

核心课程:动画概论、动态绘画、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动 画史、动画运动规律、视听语言、原画设计、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创作、数字绘画、CG二维动画等。

特色课程:由初级动画创作(创作课)、角色设计(设计 课)、场景设计(设计课)、实验动画(创作课)组成的“联合创作课程群”。第六学期由交互设计创作(创作课)、三维动画进阶(创作课)、高级动画/视觉创作I (创作课)、高级动画/视觉创作II(创作课)、高级动画/视觉创作III(创作课)、高级动画/视觉创作Ⅳ(创作课)组成“进阶创作课程群”,在该课程群内,两门课程为一组,学生可选其中一组课程,深入创作动画项目。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备艺术原创力,外语熟练,可 面向市场开发、策划各种风格的动画原创作品,能在影视和动画制作传播机构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制作等工作。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原画师、游戏动画 师、初级合成师、动画制片等。

就业单位:精灵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东 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微格动画工作室、上海知本堂广告有限公司、上海百万在线工作室、安徽卓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桔红影视广告有限公司、茶山有鹿(北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杭州画枚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天津珂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原力动画有限公司、南京一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

深造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 院、同济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美国雪城大学、澳洲皇家理工学院、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费:120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隶属于设计学一级学 科,本专业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理性的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专业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本专业以培养数字媒体艺术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具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内容策划、数字合成与特效制作、影视剪辑制作、动态图形设计制作等实践能力;具备基础的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策划、创作能力;能够适应当前主流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制作流程中的特定环节。 毕业生主要的职业发展领域为主流媒体、动画公司、影视传媒公司、商业网站的影视特效制作和数字内容的策划、制作与运营。

职业前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职业前景非常广 阔,毕业生可以在影视和动画制作传播机构中担任媒体策划、CG动画师或技术人员,负责创作和制作数字媒体内容。毕业生还有望在虚拟现实领域发展,参与虚拟现实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制作。此外,他们也可以在专业设计机构和企业传播机构担任视觉设计师,负责企业形象宣传和数字媒体推广。

培养特色:本专业立足于艺术原创精神,突出“专业+外语”的培养特色,不断研究、探索和开拓数字媒体艺术影像和交互动画的艺术风格,突显视听媒介学科的前瞻性、学术性和综合性;加强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数字艺术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探索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社会化协作机制,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依托外语优势,培育跨文化传播人才。本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出国深造、对外交流奠定牢固的语言基础。2.在课程体系特色上重视创作能力提高与艺术素质培养的统一。强化“艺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数字媒体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3.发挥数字实验艺术工作坊的教学改革优势, 以导师群形式授课。将课程实践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探索“产学研创一体化”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核心课程:摄影基础、视听语言、现当代艺术史、 剧本创作、电影美术创作实践、中外电影史、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调色、初级影像创作、三维动画基础、数字声音、分镜头创作、影视特效、交互设计基础、交互设计创作。

特色课程:剧本创作(创作课)、电影美术创作实 践(创作课)、数字调色(创新创作课)、交互设计基础(创作课)等。第六学期由交互设计创作(创作课)、三维动画进阶(创作课)、高级影像/视觉创作I(创作课)、高级影像/视觉创作II (创作课)、高级影像/视觉创作III(创作课)、高级影像/视觉创作Ⅳ(创作课)组成“进阶创作课程群”,在该课程群内,两门课程为一组,学生可选其中一组课程,深入创作数字艺术项目。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 具备艺术和技术双重能力,他们在掌握数字技术应用和艺术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音频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原理、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他们具备在影视艺术、数字音频、录音艺术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进行创作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情况

    就业岗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影视与 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开发制作公司、传媒与广告公司、虚拟现实及数字传播媒体领域、网络多媒体平台等多个领域,从事媒体策划、CG动画制作、广告设计、虚拟现实项目开发、在线内容创作等工作。

    就业单位: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心域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南京视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区智源影视文化传媒工作室、浙江浩迈科技有限公司。

    深造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大 学、扬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墨尔本大学、伦敦艺术大学时装学院、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等。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天津招考资讯网

 

 版权所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招生就业处               考生咨询电话:022 - 2324 7377    23286923